当前位置:首页>百科>气象>千年智慧的气候密码
热门搜索:

千年智慧的气候密码

2024-12-06·288 浏览

千年智慧的气候密码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二十四节气歌”广为人知,二十四节气也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这一千年智慧起源于黄河流域,从气象角度看,为什么发源于这里?其中又蕴含了哪些气候密码?


数千年前的黄河流域更暖更湿


古代黄河流域之所以逐渐成为多元一体文化格局中心,这其中,气候环境优势是重要因素之一。


气候的形成主要受太阳辐射、地球运动、大气环流等影响。黄河流域位于北纬32°至42°之间,东西跨经度25°,下游为平原,中游为黄土高原,上游则为地形复杂的高原。受太平洋暖湿气流和北方西伯利亚冷空气双重影响,黄河中下游气候特点表现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


与现今相比,史前中期的黄河流域温暖、潮湿,是人类所遇的最佳生态环境,适宜人类生存繁衍和农作物生长。温暖的气候,加上大河流域的优势,使得早期农耕文明在黄河流域开枝散叶。


“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农耕文明社会里,我们的祖先利用自然环境特点,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二十四节气的制定,以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时序变化为基准,最初用于指导黄河流域人民的生产生活。


作为人们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节气虽然最初用于指导农业,但它的划分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天文学标准。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二十四等份,每一份为一个节气,每个节气有三候,每候为五天。


“《夏小正》一书记载了大量农事活动,是我国最早记录节气以及物候变化的里程碑式的文字,所观察和记载的内容是后来二十四节气形成的基础。《夏小正》这部著作的作者不详,史学家认为是孔子带领学生到杞国考察‘夏道’时所发现的。日本天文学史家能田忠亮在《夏小正星象论》中,研究指出《夏小正》星象记录的是公元前2000年(为夏朝初期)的实际天象。”周兵说,“值得注意的是,在北纬30°-40°的黄河流域观察天象是最清晰的。”


“古人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每岁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应。气候的实质是地球与太阳的相互运动,以及农业生产实践过程中物候与气象的有机组合。”周兵补充道。


在中国,二十四节气是逐步完备起来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战国末期《吕氏春秋》已明确提到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


西汉刘安组织编写的《淮南子》一书里就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并详细介绍了节气推算的方法和节气的有关内容,论述了天地日月、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的生成及其对人类和社会生活秩序与农业生产的影响。


古老智慧与现代社会相融


农耕时代的几千年里,黄河流域一直依靠二十四节气来安排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它的影响由黄河流域扩展到整个华夏大地,又远播海外,日本等地也十分流行中国节气文化。2016年,二十四节气获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对于我国其他地区来说,同一节气所描绘的情况可能有很大不同。我国中东部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逐年间的气温高低、降水多寡都有很大差异,因此,二十四节气所对应的天气气候和物候也会有差别,二十四节气在地域上有一定的适用性。


周兵表示,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二十四节气的适用性也发生了变化。桃花常常在惊蛰节气到来前就红了;清明节后时常出现气温飙升,一日入夏;鹅毛大雪成了大雪节气的稀客,小寒、大寒也没有那么冷得刺骨了。从人们的感知和科学数据都反映出,二十四节气所对应的天气气候发生了变化。


尽管如此,二十四节气一直深受认可。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百姓的生产生活不再完全依赖于二十四节气,但这一流传了千年的智慧依然照耀现代生活,作为人们安排农事和民俗活动的重要参考,也是黄河文化的精华、中华文明的象征。